李利劍委員 走出一條鋼廠與城市和諧共生之路 《中國冶金報》(2021年03月09日 03版) 去年10月22日,一條消息在“鋼鐵圈”火了。鋼鐵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在轉發工信部官網發布的《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996號(工交郵電類313號)提案答復的函》。 原來,這是工信部對全國政協委員,安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利劍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提案的回復。這一回復之所以引起鋼鐵行業高度關注,是因為李利劍委員提出的產能置換比例和城市鋼廠搬遷等問題,是行業近年來十分關注的、對行業有巨大影響的話題。 “我們認為,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有關建議,對解決當前鋼鐵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是工信部回復李利劍委員提案時的話。 城市鋼廠搬遷的話題一直為行業高度關注。多年來,不少地方政府迫于環保壓力,“一刀切”地要求城市鋼廠搬遷,給鋼鐵企業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實際上,根據多年的經驗,搬遷的鋼廠往往因為資源、交通、投資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搬遷后負債水平大幅提升,競爭力大幅下降,陷入“半死不活”、需要靠地方政府持續“輸血”才能生存的狀態。雖然飽受社會和行業內的爭議,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極少正式就這一問題表態。 在回復中,工信部明確表態:“我部積極引導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鼓勵‘城市鋼廠’優先選擇就地改造,實現‘產城共融’。對不符合所在城市發展要求、改造難度大、競爭力弱的城市鋼廠,應立足就地壓減退出。對于確需搬遷的城市鋼廠,應審慎謀劃、系統推進,避免出現‘一刀切’搬遷的亂象。” 鋼鐵行業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這是國家部委首次就城市鋼廠搬遷問題正式表態。據行業內多位人士反饋,目前,地方政府對城市鋼廠搬遷的態度已經客觀、理性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了鋼鐵企業在環保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也看到了鋼鐵企業對城市環保工作的正向貢獻。 “正是由于安鋼在實踐中走出了鋼廠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發展道路,我才實事求是地提出了以上提案,也為城市鋼廠解除了搬遷壓力。”李利劍說。 李利劍介紹,近年來,安鋼以巨大的雄心、決心和實實在在的投入推進環保工作。 2016年底,安鋼提出了采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最成熟的工藝、最高水平的裝備配置”促進環境提升的實施計劃,以實現超低排放和最大減排;2017年3月9日集中啟動了總投資達30億元、涵蓋六大板塊12個子項、覆蓋鋼鐵全流程的第一輪環保提升項目建設,當年安鋼就徹底解決了有組織排放問題。 2018年,安鋼再次明確以“成為行業的引領者、企業的標桿,治理技術經得起歷史檢驗”為指導思想,持續推進以無組織排放治理為重點的環保深度治理,投資達26億元。2019年,安鋼又投資16億元推進“公園式、森林式”工廠建設,整修道路,綠化美化廠區環境,融入殷墟古老冶煉文明與現代化鋼鐵制造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等,于2019年12月29日獲評為國家3A級景區,實現了“工廠變公園,廠區變景區”的初級目標。2020年,安鋼投入12億元,全力以赴創建A級環境績效企業,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度通過國家A級績效企業評審。2021年1月15日,安鋼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并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官網上完成了公示。 我們相信,有了同李利劍一樣的一批鋼鐵行業的委員和代表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將越走越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