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
鋼鐵股重回“破凈集中營” 時隔1個月之后,鋼鐵股又重歸“破凈集中營”。根據昨天收盤后的統計,兩市共有21只個股跌破每股凈資產,其中就包括寶鋼股份在內的10只鋼鐵股。從去年8月份以來,鋼鐵股似乎就沒能摘下這個破凈重災區的帽子。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到了播種的季節還是等待春回大地?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鋼鐵股去年業績大虧,預期在年報披露后表現將更令人擔憂。 鋼鐵股再現集體破凈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1只個股跌破每股凈資產,其中有半數個股屬鋼鐵股,包括寶鋼股份(600019)、邯鄲鋼鐵(600001)、安陽鋼鐵(600569)、新鋼股份(600782)、馬鋼股份(600808)、鞍鋼股份(000898)、華菱鋼鐵(000932)、太鋼不銹(000825)、本鋼板材(000761)和韶鋼松山(000717)等10只個股均跌破每股凈資產。其中,寶鋼股份(600019)昨天收至5.33元,而其每股凈資產為5.5968元。 不過,這對于鋼鐵股來說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從去年9月份開始,邯鄲鋼鐵最先拉開了破凈大幕,到11月初時,252只破凈股中,40只鋼鐵股則整體名列其中。鋼鐵股也由此獲得了“破凈集中營”的“美稱”。 值得關注的是,多數鋼鐵股目前的動態市盈率(PE)已經跌至10倍以下,而每股凈資產收益率(PB)也跌到了1以下。例如寶鋼股份,目前其PE為5.6,而PB只有0.71;邯鄲鋼鐵的PE為10,但PB只有0.29。馬鋼股份PE為6.8,PB為0.4。這一境況亦與去年11月份時的情景十分相似。當時國信證券研究員鄭東曾表示,“鋼鐵板塊在過去6個月跌幅接近60%,目前動態PE為7倍,PB已跌至1.3,不僅低于A股平均2.7倍的水平,也低于美國、歐洲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鋼鐵業正處最冷時期 針對鋼鐵業的集體破凈,業內人士曾指出,去年11月的整體7倍PE來看鋼鐵股估值已處于歷史低點。而國泰君安研究員崔婧怡運用重置成本法測算了鋼鐵股價值底線。她認為,眾多鋼鐵公司可能成為產業資本的潛在收購標的。隨后,武鋼和馬鋼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都紛紛增持股份,然而,行業面臨內憂外患,即使大股東的紛紛增持也沒能阻止鋼鐵股再次陷入破凈困局。 上周,寶鋼在連續3個月上調出廠價格后,宣布下調4月份主要產品出廠價,隨后武鋼也悄然調價。而市場上鋼材價格在2月中旬前持續上漲的好景不長,已經連續4周出現回調。中原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胡皓認為,鋼材價格已經跌到前期低點。所有品種價格較近2年低點的平均漲幅為5.06%,而較近2個月的漲幅僅為0.10%。這使所有鋼材品種再次陷入虧損。“隨著原料、鋼材價格的再次下跌,在假設2個月(鍍鋅2.5個月)的生產周期下,各品種的噸鋼毛利再次下降。在統計的品種中,上周僅剩的盈利品種——螺紋鋼,本周也開始虧損”。而與此同時,庫存卻創出08年以來的新高。 從業績上來看,鋼鐵股更是徹底結束了近五年來的高速增長期而陷入瀕臨虧損的境地。上周,安陽鋼鐵公布2008年年報稱,因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鋼材價格大幅滑落,公司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近90%。而此前已經公布了業績快報的馬鋼股份、柳鋼股份(601003)和三鋼閩光(002110)等分別預計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70%至100%不等,鞍鋼股份預計凈利潤降幅也有55%。業內預計,未來即將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都將很難看。 中型鋼鐵股有望成“慢牛” 行業低谷常常孕育了新的投資機會。業內仍然不乏樂觀的預期,認為鋼鐵股在4萬億投資推動下,也將有可能背負沉重的殼向上攀爬。 中原證券認為,由于鋼材、原料價格的下行和行業盈利能力較弱,生產周期成為盈利多少的關鍵,加之并購的概念,該公司依然看好中型生產企業。 據業內分析,整體上看此輪金融危機對大型鋼鐵企業的沖擊要大于中小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東方證券分析師楊寶峰認為,鋼鐵行業的上市公司多是各區域的大型鋼鐵企業,很多都有地方財政作為支柱,它們所具備的優勢多是中小民營企業所不可企及的。但是這次金融危機下,上市企業的諸多優勢卻成了業績大變臉的關鍵。 首先,為降低生產成本,大型企業多是使用長協礦。同時,為保持連續生產,這些企業都擁有較大的庫存。正常狀況下,長協礦價會比現貨礦便宜,庫存也規避了價格上漲的風險。但在金融危機下,這一形勢完全發生了逆轉。隨著現貨礦價格大幅回落,以長協礦價堆積的大量庫存成了鋼企難啃的骨頭。其次,為獲得高利潤,大型企業注重生產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以板卷為例,其生產成本和售價都曾遠高于普通鋼材產品,可如今板卷的價格比最普通的螺紋鋼還便宜,企業出現虧損是難免的。
|
|
|
|
|